学员专访|孟祥浩:从无到有,编程思维让我的未来变得清晰
更新时间:2020-06-18 | 阅读量(6,628)
孟祥浩是叩丁狼沈阳校区的学员,优秀的他在项目实战还没有做完的情况下就收到了心仪公司的offer。
在采访他之前,教师群里面老师们都夸他比较努力、积极,本以为这样的他是传统的好学生,但令我惊讶的是,祥浩并不是”学霸“类型的。
对于之前十多年的校园时光,他是这样描述的:
“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在读书的那些年书包里面根本就没有书,都是零食、手机、充电器。我从小就不喜欢学习,这种不喜欢一直持续到大学。”
但是懒散的状态,很快就走到了尽头,大学毕业之后祥浩不得不面对一个大难题——找工作。
我们都曾经是毕业生,都明白属于毕业生的迷茫,恨不得马上赚到第一桶金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祥浩也不例外,在大学最后一年的实习期间因为校招的薪资待遇都不满意,所以他并没有选择匆忙就业,而是先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
和很多自学者一样,一开始他在网上找学习视频,但这么多年他都习惯了“不学习”的状态,在意识到自己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时,就来到了沈阳校区参加PHP+H547期,从此改变了他的职业道路。
回忆刚进入叩丁狼学习的时光,祥浩说的确是不适应,但只能硬逼着自己进入学习状态,学习的动力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不再让家人为他操心。
每个学员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祥浩也不例外,在前阶段背标签属性的时候,由于英文基础不扎实,他背得特别慢。
晚自习后有的同学早早离开教室了,但他还在背单词,学习到凌晨2点左右。
对于刚进入学习状态的他,这种情况非常难熬,他不断提醒自己:想要踏入IT的门,不可能每敲一个代码都去网上查,那样效率太低了,所以克服英语单词就是正式学习编程的第一步。
祥浩说自己一点特殊方法都没有,就是死记硬背,以前手机中的各种游戏软件,如今替换成有道云笔记,吃饭的时候看看单词,睡觉之前也看看单词。
在把英语基础打好之后,他把精力都放在了代码逻辑上,对于很多程序员来说出现bug是很抓狂的事,但是祥浩说他特别喜欢用2、3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去排查bug。
这个过程中他能专心致志去研究代码出现的问题,对自己的代码有更深的了解,在解决问题之后会特别舒服,实现需求就容易多了。
在集体做项目的时候,他也不会过于依赖别人,为了锻炼自己他会请求身边的人为他提供代码思路,而不是直接指出他的错误。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今天的努力都在一点一点成就着日后的你,在沈阳校区学习的日子,祥浩也在不知不觉地在发生改变。
疫情的时候,同学们都在家远程学习,有的人保持不了线下学习的状态,有不同程度的松懈,但祥浩依然很努力,真正做到了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
有一次朋友找他打游戏,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理由就是要做作业,这让他身边的朋友们直呼:“你变了!”
以前热衷娱乐、提到学习两个字就发憷的人,如今是“代码”、“英语”、“项目”、“复习”几个词不离口,偶尔会和老师抱怨太累,然后用运动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接着继续为知识点奋斗到深夜。
著名作家马修·克劳福德曾说过:“依靠手工能力在世界中切实地展现自己,由此得来的满足感可以让我变得恬静平和。”
这句话用来形容祥浩的状态再符合不过~
他自己也感到意外,回顾那一段时间,抛弃了之前热爱的游戏反而不觉得枯燥,竟然意外地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充实:
“在自习课上我会先用半个小时回顾课程,然后把自己存疑的地方向老师请教明白,最后才开始写作业。可能是那个时候已经养成习惯了,工作之后我总觉得晚上敲代码的效率是白天的1~2倍,写得特别顺畅。”
坚持了6个月的高强度学习,这条路上有迷茫的时候,有怀疑过自己的时候,甚至不知道这种坚持到底有没有意义的时候......
当时的他想不通,所以选择不想了,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全力以赴走到终点。
祥浩现在回头去看,那些曾经用一两个小时都想不透的知识,那些怎么找都找不出来的bug,那些以为自己跨不过去的坎,真的非常简单。
用他的话来说:“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儿~当初怎么就给我难成那样了?”
当我问祥浩培训6个月再去工作会不会害怕落后于当初在大学的同龄人呢?
他说一开始也会有担心,但是在找到工作之后他发现以前认识的大学同学居然还有很多是在家里待业的。
有的人接受不了2、3000的薪资,但是5000以上的工作他们的专业能力又不够,所以干脆就先在家待业,等着家里人帮忙介绍工作。
在很多老一辈的观念中,找工作就是和某个企业的部门负责人好好吃一顿饭,基本上这件事就板上钉钉了。
而祥浩不一样,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经过同学的介绍到公司面试,然后HR交给他一份面试题并要求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凭借着自己的作品和过硬的实力,他成功得到offer,现在祥浩做了前端开发,他庆幸当初做出参加培训这个决定。
祥浩本人▲
然而在叩丁狼的学习生活,带给祥浩的收获远不止如此。
在工作之后,他渐渐地发现自己和身边的程序员不一样,关于代码逻辑、代码规范,他会用更快捷、更严谨的方法来实现,其他的程序员则更喜欢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去开发;
关于新技术、新版本,祥浩会主动去接触,去学习,而身边的程序员由于已经习惯了之前的方式,内心是比较抵触新技术的。
与其说在叩丁狼学技术,其实更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唤醒了祥浩的学习精神。
哪怕是遇到很多人都讨厌的加班,他也不会有怨言,他觉得这也是一个让自己技术精进的途径。
在他看来学习并不一定是要在图书馆抱着书本来看,只要是真心想锻炼自己、想得到提升,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工作的过程也可以是积累的过程,这就是他的学习精神。
谈话到了最后,我已然得到了答案,为什么明明是沉默内敛的他偏偏给老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我看来,祥浩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当他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了,他不会给自己设置无谓的“仪式感”,也没有大张旗鼓广而告之全世界从今天起就要改变了。
他选择了内化所有的情绪,不抱怨为什么自己的单词积累不够,不抱怨为什么自己的项目进度慢,跟着老师们教学的进度一步一步来。
在祥浩自己眼里,他并不是班上成绩最优秀的,也不是找到了什么了不起的工作而让老师们骄傲:
“如果让我自己想一个理由的话,那就是我的努力程度比其他同学更猛。”
对的,如果学霸也分类型,祥浩就是努力型的学霸。
挂电话之前我打趣他:“每天都熬夜到这么晚,你头发还好吗?”
他笑了,说:“我头发老厚了,够我在编程这条路上霍霍几十年的!”